张劲松:发挥政策叠加优势,推动更多资本市场重大改革措施在京先行先试

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张劲松23日在参加“第四届西城区企业上市主题交流活动”时表示,北京高度重视企业上市和资本市场发展,将进一步加强与监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围绕北京“四个中心”和“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定位,充...

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张劲松23日在参加“第四届西城区企业上市主题交流活动”时表示,北京高度重视企业上市和资本市场发展,将进一步加强与监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围绕北京“四个中心”和“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北京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叠加优势,推动更多资本市场重大改革措施在京先行先试,着力培育新动能新优势,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奠定坚实基础。

“在监管部门指导和帮助下,北京市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围绕鼓励上市、支持上市、服务上市,创新实践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张劲松说,金融是“两区”建设的重中之重。在深入推进“两区”建设过程中,金融监管机构给予北京多项先行先试政策,助力北京市“五子”联动发展。例如,批复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首次落地北京,率先在京开展区域股权市场区块链登记托管系统、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监管两项试点,支持北京建设绿色交易所、知识产权交易所等要素市场。

据张劲松介绍,截至目前,国务院批复的“两区”方案251项任务中,已落地215项,实施率达85.7%,其余36项大多数既是涉及一些深层次问题的改革,也是一直被关注的高含金量政策。“两区”方案获批一年来,金融领域102项任务已落地85项,完成率83%,涉及金融市场开放、资本跨境流动、投融资便利化等多个方面内容,出台配套政策45项,多个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3个创新实践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不但推动了首都金融的创新开放发展,也为全国金融业改革贡献了“北京经验”。

今年1月,西城区履行属地责任,率先出台服务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政策——《关于服务北京证券交易所发展和促进创新型中小企业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若干措施》(简称“服务北交所十条”),成为强化金融街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建设,全力服务保障北京证券交易所建设发展的重要举措。

张劲松表示,“服务北交所十条”立足全方位保障,服务北交所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产业引擎功能、专业领域协同功能、信息平台功能和合规导向功能。“服务北交所十条”的出台,为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推动资金、信息、人才和机构集聚,不断完善金融街产业生态创造了机遇。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企业上市和资本市场发展。”张劲松说,过去一年,共有73家北京企业登陆全球资本市场,其中有39家在A股市场上市。截至去年底,北京A股上市企业已增至424家,总市值20.14万亿元,排名全国第一。随着资本市场各项基础制度建设逐步完善,在京上市企业治理水平明显提升,信息披露质量不断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高,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上市公司的高质量发展需要良好的营商环境。张劲松说,北京是国内营商环境最好的城市之一,在中国营商环境评价和财富杂志对中国城市的商业环境排名中,北京均位列第一。根据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报告,北京的营商环境分值位列全球第28位,超过日本东京。2021年,北京率先进入营商环境4.0版,为各类企业在京发展提供更加优质和便利的服务。

“为吸引更多企业在京上市,北京市将继续加大支持力度,为实体企业和金融机构做好服务,搭建更为专业的企业融资平台。”张劲松说。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161674444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466617156@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六,8:0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