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年报云上发布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陈昌盛、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石洪卫、敦和资管首席经济学家徐小庆和钢材首席分析师汪建华亲临分享,立即报名>>中国新闻社21日举办主题为共...
钢铁年报云上发布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陈昌盛、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石洪卫、敦和资管首席经济学家徐小庆和钢材首席分析师汪建华亲临分享,立即报名>>
中国新闻社21日举办主题为共建共享推进共同富裕的国是论坛。中国外商投资协会副会长、强生全球资深副总裁/中国区主席宋为群在会上表示,在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通过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将辐射消费、教育、医疗、养老等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不仅对中国,也会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他指出,外资企业在这样的宏伟目标中也可以发挥非常积极的作用。
宋为群称,在当下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深耕中国市场的外资企业更是看到了为中国经济以及共同富裕目标贡献力量新的发展机遇。其中,医疗健康是共同富裕很重要的部分,促进“病有所医”,提升14亿老百姓的健康水平,是企业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针对促进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有哪些发展特点和机遇,宋为群给出三点论证:
第一,政策端改革持续发力。在改善健康公平、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全面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过程中,国家投入力度强、政策改革力度大、大众获益程度高,包括国家卫健委、药监局、医保局等监管机构和政府部门在政策端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措施,破解看病贵、看病难的话题,致力于消除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困局。
宋为群指出:“随着国家医疗改革深入,许多创新医药产品可以通过合理的价格惠及更多百姓,享受高质量医疗服务的可负担性也正在不断提高,在政府努力下,包括人均预期寿命等国内主要指标持续提高,这些都充分彰显了政府推动医疗改革的决心和行动力,令我们所有从业者深感振奋。”
第二,老百姓需求日益多元化。随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城镇化深入,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老百姓对美好生活质量的追求,都向医疗健康服务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百年一遇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突出了公共卫生事业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也进一步加速老百姓寻医问诊模式变化,“后疫情模式”中越来越多病患会选择在家门口所在地寻求医疗服务。
宋为群表示:“我们相信随着国家推进共同富裕的各类举措出台,不仅将进一步缩小地区收入和消费差距,也将加速优质医疗资源中小城市的下沉。越来越多中小城镇的居民不用再奔波到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就医,而在家门口就可以获得全方位、全周期的高质量的医疗健康服务。”
“当然,要满足这样的需求,对广大二线、三线甚至四五线城市医疗机构人员的医疗服务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加速这些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业务能力的提升,让优质高效的医疗产品和服务实现更广阔的覆盖,不仅是政府,也是我们整个医疗产业共同关注的重点。”宋为群称。
第三,供给端创新合作大有可为。“作为扎根中国的跨国企业,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政策端的推动和需求端的诉求,这些都激励着我们从供给端更好地发挥各自资源和平台优势,更快地将创新产品以及创新能力带到中国。”宋为群表示,强生将不断加强对本土研发以及高端制造能力的投入,并且联动本土合作伙伴,通过打造开放式的创新生态合作体系,加速中国医疗事业的本土创新步伐。通过提升供给端产品质量和品种,以创新推动中国高质量医疗体系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