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1月出口规模超去年全年,专家称需关注出口下行压力

海关数据显示,以美元计,今年前11月,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31.3%,其中出口增长31.1%,规模已超去年全年。专家指出,今年我国出口强势是受到数量和价格的双重支撑,是疫情后出现的非正常情况。当前,新兴经济...

海关数据显示,以美元计,今年前11月,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31.3%,其中出口增长31.1%,规模已超去年全年。

专家指出,今年我国出口强势是受到数量和价格的双重支撑,是疫情后出现的非正常情况。当前,新兴经济体生产生活已经开始恢复,支撑出口继续走强的因素正在减弱,明年出口面临下行压力。

“数量价格”支撑出口维持强势

数据显示,前11月,我国进出口总值达到5.4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1.3%。其中,出口总值达到3.0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1.1%;进口总值达到2.4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1.4%。

以美元计,11月当月,我国进出口同比增长26.1%。其中,出口同比增长22%,进口同比增长31.7%。

英大证券研究院院长郑后成说,对11月出口增速形成支撑的因素有两点:一是,全球宏观经济持续向好,在数量方面对我国出口增速形成支撑。二是,11月,追踪一篮子商品价格表现的CRB指数同比录得52.36%,虽然较前值下行6.13个百分点,但是为有数据记录以来第五高值,在价格方面对出口增速形成有力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下半年以来,“数量”对出口的拉动作用逐步走弱,而“价格”的拉动作用逐渐加强。海关发布的全国出口商品贸易同比指数、货运监管数据显示,下半年以来,我国出口价格同比上涨,货运出口量同比下跌,显示价格因素是当前出口景气度的主要支撑。据植信投资研究院统计,价格对出口增速的贡献率由6月的3.96%上涨至9月的53.27%,而出货量对出口增速的贡献由6月的95.04%下降至9月的46.73%。

广东某汽车消费品出口企业负责人说,海运价格持续高位、原材料价格上涨、汇率波动等因素“共振”,导致终端产品价格上涨。当前价格已经成为支撑出口景气度的主要因素。

出口支撑因素有所减弱

专家指出,今年出口受到海外需求量和出口价格两方面支撑,是疫情后出现的非正常增长。随着海外产能的恢复,明年大宗商品价格和海外订单需求大概率呈回落态势,出口的支撑因素有所减弱,明年出口面临下行压力。

国盛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熊园认为,受原油产量上升、需求回落等因素影响,明年通胀预期由上行转为下行。

申万宏源宏观首席分析师秦泰指出,展望2022年,海外过热的商品需求将随着货币财政同步紧缩而趋于降温。从更长期的角度来看,在居民就业意愿低下、制造业永久性产能损失、服务偏好永久性下移所导致的收入端堪忧等因素影响下,海外商品消费或将最终回落至一个较弱的均衡水平。

他表示,2020年至2021年,我国出口高增与海外发达经济体泛滥的需求刺激政策息息相关,过度补贴和财政赤字货币化一方面推动商品需求异常走高,另一方面使得工业生产恢复极为缓慢。展望2022年,在全球经济低增和逆全球化的长周期中,明年海外需求政策共振式收缩的背景下,过热的商品需求不可长期持续,明年我国出口仍将保持来自供给端的一定韧性,但出口降温不可避免。

从记者近期对外贸企业的走访调研情况看,部分外贸企业已经出现新增订单走弱迹象。

福建省某艺术建材出口企业负责人说,受海运价格飙涨、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等因素影响,叠加部分厂家对未来需求的乐观误判,多数海外客户选择囤货,这也是我国前期出口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当前,海外厂家转向库存消化阶段,从8月开始,企业新增订单数量逐月下降10%至20%左右,对明年的出口形势持谨慎乐观态度。

江苏某金属材料公司负责人说,从今年二季度开始,海外家电需求开始走软。今年三季度,海外订单需求没有因为进入圣诞节消费旺季受到提振,反而出现下降。其走访的多数家电企业反映,目前新增订单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0%左右。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161674444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466617156@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六,8:0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