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近日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丛亮1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根据意见,到2025年,城市副中心绿色城市、森林城市、...
《国务院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近日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丛亮1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根据意见,到2025年,城市副中心绿色城市、森林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宜居城市功能基本形成。北京市级党政机关和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搬迁基本完成。
“意见分别提出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在‘十四五’时期和到2035年的发展目标。”丛亮说,到2025年,城市副中心绿色城市、森林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宜居城市功能基本形成。北京市级党政机关和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搬迁基本完成,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人口转移取得显著成效,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升,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城市副中心质量”体系初步构建。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制度体系基本建立,成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的重要支撑。
丛亮介绍,根据意见,到2035年,现代化城市副中心基本建成。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人口转移的作用全面显现,形成现代化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经济体系,“城市副中心质量”体系完善成熟,与周边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围绕上述目标要求,意见提出了6个方面17项重点任务。”丛亮说。
一是坚持创新驱动,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提升金融商务服务功能,加快文化体育旅游发展,打造北京发展新高地。
二是推进功能疏解,有序承接中心城区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快建设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开创一体化发展新局面。
三是加强规划管理,实施高标准规划建设管理,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构建便捷高效现代交通体系,创建新时代城市建设发展典范。
四是加强环境治理,构建大尺度绿色空间,健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
五是对标国际规则,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打造专业人才新高地,搭建更高水平开放新平台。
六是加大改革力度,强化要素支持,有效推进更大区域职住平衡,增强发展动力活力。